时间:2023-06-03 03:21:04 | 浏览:57
终于找齐了,湘西花垣(永绥、绥城)旧城十景诗和湘西花垣(永绥、绥城)新城十景诗
花垣(永绥、绥城)旧城十景诗/(清)段汝霖
——注释:段汝霖,字时斋,号梅亭,湖北汉阳人。由举人历官建宁府知府。乾隆十二年(1747年),由道州知州升永绥同知。乾隆十六年(1751年)重修《永绥厅志》。段汝霖《旧城十景诗》,经典化地归纳了永绥十大美景。有《楚南苗志》六卷,是段汝霖为永绥同知时所作。前五卷皆载苗人种类、风俗、物产、言语、衣服及历朝控御抚治之法。末一卷附载瑶人、土人及粤西“六寨蛮”,而“六寨蛮”尤为简略。
一、梅井泉甘
泉涌香甘梅瓣同,同归开辟此城中。
渊渊不假人穿凿,一井资生万井功。
——注释:清同治《永绥直隶厅志》“卷之一·古迹”载“梅花井”:在旧城内,其味甘洌而香,当其涌出时,水面有泡形似梅花,故得其名。
二、荷池香泛
荒烟蔓草卫城基,骑滩香生夏日宜。
宋代园亭酒没尽,崇山犹剩一荷池
——注释:清宣统《永绥厅志》“卷之四·山川”载“荷花池”:在崇山卫城内(即老卫城),长阔二十余丈,深八尺余。古昔盛时,遍种藕荷,每当夏末秋初,花开艳冶,为旧城十景之一。崇山:即崇山卫,其旧址在今湖南省花垣县吉卫镇老卫城。
三、西山晓雾
占断山巅阴与晴,衣冠早起望西城。
雨忧潮湿干忧稼,晓雾惟祈夏月生。
——注释:清宣统《永绥厅志》“卷之四·山川”载“西梁山”:泛卫城正西十里许,排列俨若翠屏,晨起瞻眺,如山光明朗必晴,否则阴雨。高约三百丈,即旧《志》十景之一。
四、灵岩瀑布
龙岩喷水下龙潭,百丈珠帘雨后憨。
一隙源头休薄视,直通舟楫济湖南。
——注释:清宣统《永绥厅志》“卷之四·山川”载“分水岭”:卫城东八里许,亦号灵瀑布,旧城十景之一,岭下悬崖高约数十丈,其水直从崖上垂下,一片白光,若瀑布然。
五、排楼映日
双双螺鬓峙云端,叠嶂偏宜夕照看。
幻出蜃楼山市里,可知陆地亦波澜。
——注释:清同治《永绥直隶厅志》“卷之一·山川”载“排楼山”:在城西二十里,层峦叠嶂,峭石排云,双峰并列如髻,所谓山上山也。红日东升,夕阳晚照,如楼台书阁,极天造地设之奇。俗讹牌楼。
六、文笔凌云
点化愚顽扫尽凶,朝廷设馆细陶熔。
他年定叶凌云兆,景运天开文笔峰。
——注释:清同治《永绥直隶厅志》“卷之一·山川”载“尖岩山”:城南四十里,峰峦案,倚天拔地,以其孤峰独耸挺出云表,有文笔插天之象,遂名曰文笔巅,有石室,旁有井,相传有夔守之。相传葛洪曾在花垣尖岩山修道。葛洪(公元284一364年):东晋道教学者、著名炼丹家、医药学家。避谷:古称行导引之术,不食五谷,可以长生。夔(kui):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。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。
七、五指排空
五峰如指插晴空,造化由来布置工。
应是孥云伸妙手,高攀丹桂向蟾宫。
——注释:清同治《永绥直隶厅志》“卷之一·山川”载“笔格山”:城南二里东,五峰排列,高低相称,俨如笔架,日华初升,光射成霞,极为可观。
八、三台拱秀
拱照奇峰笔架排,太微垣里映台。
公余翘首东南望,秀色参天入来。
——注释:清宣统《永绥厅志》“卷之四·山川”载“三台山”:卫城西南五六里,亦名笔架山。峰峦森秀,拱照东南,乃旧城之西山也。春则美草青葱,夏则佳木荫浓,秋则枫霞焕彩,冬则雪舞回风,四时可观。
九、东阁晚钟
辽亮钟鸣寺阁东,晚风遥送暮烟中。
一声撞醒三苗梦,始信元音识圣功
——注释:元音:纯正而完美的声音。常用以指诗歌。清吴伟业《送杜大于皇兼简曹司农》诗:“一气元音接混茫,想落千峰入飞鸟。”
圣功:此处非指皇帝之功业,犹言神灵之功力。
圣水来朝
官岑寂对横琴,万籁无声香印心。
何处鸣雷从地起,小西门外有潮音。
——注释:岑寂:高而静。亦泛指寂静。《文选·鲍照<舞鹤赋〉》:“去帝乡之岑寂,归人寰之喧卑。”李善注:“岑寂,犹高静也。”
花垣(永绥、绥城)新城十景诗》/(清)黄本骥
——注释:黄本骥(1781一1856):清著名学者。湖南宁乡县人。字仲良,号虎痴。道光元年(1821)举人。十七年授黔阳县教谕,建教泽堂,教授诸生。览群书,对经史、地理、目录之学都有研究。尤癖爱金石,聚秦、汉以来金石文字数百种及刀布、琴砖、书画等,名其居曰“三长物斋”。著述颇丰,有《圣域述闻》、《三礼从今》、《三志合编》、《疑疑孟》、《孟子年谱》、《避讳录》、《书画谱》、《湖南方物志》、《皇朝经籍志》、《三长物斋诗略》(5卷)、《文略》(6卷)、《缣山绀雪》(12卷)、《古志石华》(30卷)、《痴学》(8卷)、《诗韵检字》等30多种,大多收入《三长物斋丛书》中。
一、汎滥春流
仙体能资灌溉功,塘名雅与古诗同。
月涵镜面双奁启,春人城跟一线通。
荷锸定逢源左右,穿渠应遍亩南东。
清涟尽洗溪山陋,人在廉泉让水中。
——注释:清同治《永绥直隶厅志》“卷之一·水利”载“汛塘”:“在城南笔架山下,周围二十余丈,深丈余,可灌稻田数十亩,嘉庆二年冬偶涸,二十一年同知蒋绍宗督饬重加修浚,畅流如故。”载“滥塘”:“在汛塘下周围二十余丈,深丈余,由汛塘之水灌注,同知蒋绍宗与汛塘同时修浚。”①荷锸(hecha):荷、肩扛或担,背负。锸,铁锹,掘土的工具。
廉泉让水:廉:廉洁;让:谦让。原比喻为官廉洁,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。《南史·胡谐之传》:“帝言次及广州贪泉,因问柏年:‘卿州复有此水不?’答曰:‘梁州唯有文川、武乡、廉泉、让水。’”
二、溪桥新霁
雨后溪光浴曙晖,石桥横跨彩虹飞。
桃花浪涌红千片,柳树荫浓绿四围。
卖酒人家临水住,裹盐村女赶场归。
采风欲乞荆关笔,画遍渔郎旧钓矶。
——注释:清同治《永绥直隶厅志》“卷之一·津梁”载“绥安桥”:治东关外小河口,砌石墩五座,高二丈,如月晕形。上铺石板,左右以石为阑,长十三丈,宽一丈二尺,系永保通衢,每年岁修由屯防项下动支。旧桥原系架木为梁,道光十年被水冲塌,同知田永丰重建今桥。该诗吟诵的是花垣“绥城十景”中的一景一一东门外白水河浮桥雨后景色。曙晖:朝阳的光辉。唐岑参《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》:“长安雪后似春归,积素凝华连曙晖。”桃花浪:桃花水指初春二、三月时的河水。农历二三月之水,发于桃花开放之时,故称。亦称“桃花水”“桃汛”。典出《礼记·月令》:“始雨水,桃始华。”荆关:五代画家荆浩、关全师徒以擅画山水齐名,故并称“荆关”。宋梅尧臣《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》诗:“山水树石硬,荆关艺能至。”
三、滩声应雨
战场铁骑海门潮,似此滩声五夜骄。
激石银涛秋滚滚,打窗黄叶雨潇潇。
山城鼓角增悲壮,水国笙镛破寂寥。
溪涨不知添几尺,晓看绿晕上浮桥。
——注释:清同治《永绥直隶厅志》“卷之一·山川”载“北河老虎滩”:城东北里许,平时无声,惟久晴将雨,滩声忽作,夜静如雷,响彻城市,为新城十景之一。滩:即老虎滩,在花垣河下游,平时悄静,久晴将雨时,滩涛咆哮,如同虎啸,故名。
五夜:即五更。《文选·陆新刻漏铭〉》:“六日不辨,五夜不分。”李善注引卫宏《汉旧仪》:“昼夜漏起,省中用火,中黄门持五夜。五夜者,甲夜、乙夜、丙夜、丁夜、戊夜也。”
四、古洞藏云
巨灵仙掌擘何年,宝珞珠璎面面悬。
石径仅容云出入,洞门常有水盘旋。
暂移枕簟消长夏,偶与渔樵话旧缘。
好事若逢刘子骥,此间应不让桃川。
——注释:清同治《永绥直隶厅志》“卷之一·古迹”载“仙人洞”:在城南八十里,形如巨舰,可容百余人,中多石窍,闻声辄应,冬暖夏凉,足称仙境,相传张三丰曾修真于此。古洞:即位于花垣河南岸上的金子洞。据传前人避难时在洞中拾得金子,故名。簟(dian):竹席。
渔樵:原作“渔焦”,抄录时误,据文意改。刘子骥:东晋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中的人物:“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。后遂无问津者。”历史上确有其人,《晋书·隐逸传》里说他“好游山泽”桃川:桃花源。
五、南涧烹茶
涓涓涧水碧无瑕,抱瓮人扫石磴斜。
文火细烧霜后叶,活泉新试雨前茶。
闲携野客烹云液,戏遗山僮汲玉华。
品味应居三峡上,著经桑苎漫相夸。
——注释:清同治《永绥直隶厅志》“卷之一·水利”载“涧水”:在城南,源从山罅中出,饮之清列透齿,可以消暑解烦,汲以烹茶,味与扬子江中冷泉无异。南涧:又名涧水,即城南一里许的花园溪旁的山泉水。此泉水质优良,汲以烹茶,消暑解乏。
抱瓮人:典出《全唐诗》徐铉《抱瓮人》诗:“抱瓮何人灌药哇,金衔为尔驻平堤。村桥野店景无限,绿水晴天思欲迷。横笛乍随轻吹断,归帆疑与远山齐。风城回望真堪画,万户千门蒋峤西。”
六、夕池罢钓
掷饵投纶迩夕阳,三三两两偶成行。
归途到处渔歌起,野店谁家酒斾张。
烟水一竿闲岁月,溪流几曲古沧浪。
居民不羡莼羹美,钓得鲨鱼尺半长。
——注释:迩:近。两两:原作“雨两”,抄录时因形近而误,据文意改。
沧浪(cāngláng):青色的水。如晋陆机《塘上行》:“发藻玉台下,垂影沧浪渊。”再如宋张孝祥《念奴娇·洞庭青草词》:“短发萧骚襟袖冷,稳泛沧浪空阔。”
莼羹:用莼菜烹制的羹。另有“千里莼羹”“陆机莼”“盐豉纯羹”“莼羹下豉”“羊酪莼羹”等语借指乡土特佳的美味,多含赞誉、思恋故乡之意。
鲨鱼:指淡水鲨鱼,头钝体稍圆,口有利齿,上唇有鼓豆排列,性凶,常集群于激流,以小鱼果腹。当地渔民有谚“鲨鱼头鲶鱼尾”,为淡水鱼中至极美味。
七、白泉沃雪
是泉是雪涌滔滔,喷沫飞流作素涛。
百尺银龙蟠水府,千声缟鹤撼晴皋。
日光荡漾冰山动,云气模糊玉垒高。
欲把长竿投白水,漩涡深处钓神鳌。
——注释:清宣统《永绥厅志》“卷之四·山川”载“白水坡”:在洞溪寨右,距城七里,腰有石穴泉出,下流入小河,色如银涛,因不能灌田,归于无用,故名白水。昔人谓为“白泉沃雪”者是也。白泉:又名白水,在城东南的古苗河畔。傍山一穴,出一大股泉水,似沸水翻腾,长年涌流,水成乳白色,故名。今此河段仍名白水河。缟鹤:白鹤。元吴莱《夕泛海东》诗之二:“玄螭时侧行,缟鹤一回顾。从之招羡门,沧海昼多雾。”晴皋:晴日水边之高地。此两句暗喻诗者志向高远。典出唐代李白投竿钓整之事。在《列子·汤问》中有钓鳌之典,但到李白使用之后才让这典故更广泛传播。宋朝赵令時《侯鲭录·卷六》上有这么一段记载:“李白开元中谒宰相,封一板,上题日‘海上钓鳌客李白’。相问曰:‘先生临沧海,钓巨鳌,以何物为钓线?白曰:‘以风浪逸其情,乾坤纵其志;以虹霓为丝,明月为钩。’又问曰:‘何物为饵?’日:‘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。时相悚然。”这故事表达李白的气魄和境界。后因以“鳌钓”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。
八、飞瀑溅珠
鳞爪拿空气象殊,倾将万斛醉龙珠。
霏霏浪似银潢泻,闪闪光疑贝阙输。
产去知非从蚌腹,穿来漫拟拾虾须。
青山白练工名状,好向佳篇入画图。
——注释:清宣统《永绥厅志》“卷之四·山川”载“下坝塘”:城小北门外,水由中坝塘流入,归于大河。下有石矶,为坝塘水入河之路,至溪流大涨时,水与石争,冲激而行,腾跃数丈,为新城十景之一。飞瀑:即大龙洞瀑布。在今花垣县补抽乡,为著名旅游景点。银潢:天河、银河。《旧唐书·彭王仅传》:“银潢毓庆,璿尊分辉。”贝阙:原作“具阙”,抄录时因“具”、“具”形似而误,据文意改。贝阙,以紫贝为饰的宫阙。本指河伯所居的龙宫水府,后用以形容壮丽的宫室。语出《楚辞·九歌·河伯》:“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朱宫。”工名状:犹言其形状十分奇妙。名状,名称与形状。工,工巧也。佳篇:原作“佳篇”,抄录时因“佳”、“佳”形近而误,据文意改。
九、山阁朝晖
杰阁凌虚缥缈间,苍茫烟锁绿痕斑。
朝晖斜挂瞳瞳日,曙色遥分面面山。
露浥庭前空翠冷,风清槛外野云闲。
尘寰相去无多路,谁向层峦叩晓关。
——注释:山阁:即永绥城内文昌阁。始建于清代乾嘉苗民起义后,背山临水。
杰阁:高阁。唐·韩愈《记梦》诗:“隆楼杰阁磊嵬高,天风飘飘吹我过。”
瞳瞳:光辉灿烂的样子。浥(yi):湿润。
闲:原作“间”,抄录时因“间”“”形近而误,据文意改(前句“冷”与此对仗)。闲,悠闲;此指文昌阁外云雾缭绕。
尘寰:原作“座寰”,抄录时误,据文意改。
十、江楼夜月
小住凭临物外天,松风花雨两茫然。
悬岩孤寺停云少,近水危楼得月先。
窗面含将千顷白,波心涌出一轮圆。
个中好景谁人识,烟锁城头俗梦牵。
——注释:原作为销:是“锁”之误录,当为“锁”。